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

熬煮昭和年代的人情味--《小津安二郎的餐桌》















為什麼在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裏頭,出現許多圍繞著餐桌的場景,卻很少看得清楚餐桌上的食物?
小津安二郎的《秋刀魚》裏頭,竟然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秋刀魚?
電影作品清淡有味的小津,喜歡的茶泡飯卻是蓋上厚厚鮭魚肉片的茶泡飯?

-「日本國民導演」小津安二郎電影中的醍醐味-


談論小津電影的人,往往提出過於複雜的影像論,變成一種文字遊戲,也某種程度曲解了小津的電影。小津的電影其實很單純,為什麼呢?因為小津自己寧可成為工匠,不喜歡當藝術家。小津認為,電影是不管全家人、情侶、朋友一起看、或是一個人獨自觀賞都能獲得樂趣,無疑是屬於大眾的娛樂。我以這樣的觀點為基礎,寫下這本書。

這本書以小津現存的三十七部電影為主,穿插他留下的日記,試著探討小津電影中關於飲食的部分。這無疑就像在回顧昭和年代電影人的食生活,同時也將揭曉貫穿他電影裡常見影像的秘密。             
--貴田庄           
   小津安二郎的餐桌 

 貴田庄著
 嚴可婷譯.陳佳蕙繪
 2015年11月6日初版│
978-986-92294-1-8│
272頁│13 x 19 cm│雙色

 首刷限量贈品:書內皆附四張一套雙色凸版印刷明信片 
 ◆本書獲2015年11月誠品選書
 →博客來     誠品網路書店


資深影評人張昌彥老師 
-專序推薦-


台北藝術大學教授黃建業

影評人‧聞天祥

小器生活道具總監‧江明玉

有河book店主暨影評人‧詹正德

「旅飯」網站總編輯暨作家‧黃麗群
-共同推薦-


[書籍簡介]

本書以「餐桌」為一據點,不僅談論小津的電影,也談小津電影中的庶民人生及小津安二郎這個人。作者貴田庄以各種出現在小津電影中的餐桌場景,章名擷取了遍及曾經出現在電影中的各種食物;然而雖然談的是「食物」,卻不是一本料理的書,而是透過餐桌上的食物引導讀者注意小津作品中的人物、身分、社會、情境乃至於生活──也就是,透過這些食物的描繪,進而進入小津電影的世界。一方面表現了日本庶民生活中纖細的一面,一方面也呈現了作者貴田庄對小津足跡的細緻探索。

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中,最為人所著稱的即是緻密地刻劃日常;其作品中的人物,都是像你、我一樣的小市民,因此劇中的細微小爭執或不快都容易使人感同身受,充滿生活性。飲食之所以重要,不僅停留在於進食的生存本能,更是透過進食過程開展出來的飲食內涵(包括食材、食器)不只建構了人與食的關係,也建構了人與人的關係,乃至於文化面向上的表現;這,正是「食之有味」的深度。

本書作者貴田庄透過餐桌旁的人事變化與餐桌上的食物,漸次引導讀者品嘗小津所著迷的平凡生活之味。


作者.貴田庄
1947年生於青森縣弘前市。影評人、書籍研究者、工藝家。早稻田大學大學院修士課程修畢,專攻藝術學。1977年至1981年赴法國深造,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。著有《小津安二郎的眼神》(晶文社)、《小津安二郎與電影拍攝法》(平凡社)、《小津安二郎東京美食巡禮》、《原節子般的生活》、《體驗小津安二郎美食》(朝日文庫)、《小津安二郎文壇交遊錄》(中公新書)、《西洋書籍的印刷裝幀》、《大理石染》(芳賀書店)等書。

譯者.嚴可婷
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。曾任職誠品書店,經營藝術與生活風格書區,並於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、國家電影資料館大量涉獵歐美日經典之作。現為自由譯者,譯有《魷魚干電影院》、《路上觀察學入門》(以上合譯)、《大人的科學1:35雙眼相機》、《古書比孩子重要》等書。

繪者.陳佳蕙
一個夏天出生體質寒底的女子,平日是家庭主婦,有工作時會變身為插畫工作者。
作品散見於報章雜誌書籍。

作品網站
www.flickr.com/photos/100560573@N08


[小津的餐桌.菜單(目錄)]

中文版序:「我的朋友,張昌彥先生」/貴田庄
推薦序:我的朋友貴田庄,與《小津安二郎的餐桌》/張昌彥

0 序幕小津之死與雁擬豆腐
1 秋刀魚與白蘿蔔/2 海鰻/3 咖哩飯
-味覺散步〈晉升導演與鮭魚茶泡飯〉
4 拉麵/5 包子/6 珍珍軒與東興園
-味覺散步〈橫濱中華街勾芡拉麵〉
7 鰻魚/8 料亭的老闆娘/9 炸豬排
-味覺散步〈上野蓬萊屋炸豬排〉
10 關東煮屋/11 壽司店的客人/12 草地上的野餐/13 家族團聚與同學會
-味覺散步〈小津自製料理──咖哩壽喜燒〉
14 麵包/15 可口可樂與醃蘿蔔/16 屁與滅鼠藥/17 伴手禮與禮物
-味覺散步〈戰地日記抄與東京的味道〉
18 討厭吃水果/19 酒吧

尾聲 日常的美食電影

小津安二郎作品一覽
本書引用主要參考文獻
後記
文庫版後記

[首刷限量贈品:雙色凸板印刷小津明信片4組一套(裝訂於書末)]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